学工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> 学工动态> 文章
  • 铁肩担当筑防线 关爱赋能克时艰 --学生工作抗疫侧记
  • 来源: 更新时间:2022-05-20 10:45:07 点击数:次 字体:【
  •    诗人艾青说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?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,120余名科师大学工人抱着一颗爱校爱生的赤子之心,用信念与责任扛起疫情防控的重任,用平凡点滴诠释着“立德树人”的丰富内涵,用心用情践行“围绕学生、关照学生、服务学生”的初心情怀,筑起了一道道“铜墙铁壁”的防疫长城。

      3月中旬,南昌市疫情防控面临严峻形势,科师大学工人闻令而动,第一时间进入“战时”状态,主动担当、积极作为,10轮全员检测、3轮抽检、6326间学生宿舍、三个校区22687名在校学生,还有三千多在外实习的毕业生……学工干部铁肩担当直面挑战、部署全面有速度、精准管理落到细处、教育引领汇聚力量、人文关怀走实走心,在一次次“大考”中获佳绩。

      校党委委员、副校长朱笃、郑鹏武在看望学工干部时,对学工干部规范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,对学工干部们舍小家为大家、夜以继日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忘我精神予以赞扬,是一支让学校放心、学生满意的高素质队伍。

    部署有力,抗疫有“速”度

       3月下旬,疫情防控动态升级后,怎样保证校园教学、生活有序运转,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在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挥下,学生工作处与各学院一道统筹推进各项疫情防控工作,线上线下召开会议研讨,制定下发了学生日常防控方案、全员核酸检测及抽检方案、设立学生隔离点搬迁方案等学生管理系列工作方案,精准定位管理重点。

      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。学工干部们严格落实学生每日健康监测、各类信息精准摸排、因病缺勤登记等基础工作;认真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工作,确保不漏一人;严格宿舍管理,从严从紧筑牢战“疫”防线;筛查排查时空伴随者信息、密切跟踪留观工作及学生转诊治疗等工作;深入寝室关注学生状态,落实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;处理学生因急病、受伤等意外外出就诊特殊情况、线上开展校外实习住宿学生管理,慎终如始织密织牢疫情防护网......学工干部们面对疫情防控艰巨任务,迅速厘清学生教育、管理、服务的千头万绪,化身信息员、志愿者、急先锋,切实做好各项事务的具体协调工作,圆满完成了防控应急、全员检测等时间紧强度大工作。

      “不管学校安排什么工作,学工干部都冲在最前面,第一时间排查隐患,工作至深夜乃是常态,但是大家毫无怨言,有些被隔离没有返岗的学工干部,也尽力做着幕后数据统计工作。学工干部们不召而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必胜的精神感动着我,让我们的学生安心、家长放心……”这是学生工作处处长刘飚在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发出的感慨。那一夜,科师大学工人彻夜无眠,连续奋战10小时,组织学生于凌晨3时圆满完成了20489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。

      经学校研究将学生20栋三层楼作为学生医学隔离用房,其它楼栋需要空出宿舍给20栋楼栋迁出的学生居住,法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商学院、体育学院、美术学院等学院迅速动员,即刻摸排清楚未在校毕业生的床位,快速高效地腾空寝室,保证了20栋学生宿舍按时按要求迁入。需搬离迁出的学生涉及12个学院,但同学们二话不说,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打包搬迁工作,共同汇聚起了万众一心、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。

      同时,学校还建立了学工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,严格落实严防死守要求,做到守土有责、守土担责、守土尽责,“快、准、精”地打了一次次大硬仗、大胜仗,以实际行动守护在校学生的平安健康。

    教育赋能,提振战“疫”精气神

      有一种担当叫“我在”,有一种精神叫“奉献”,有一种信念叫“必胜”!在这场没有局外人的战“疫”中,人人都是战士,只有坚持战“疫”大局观,众志成城,才能战无不胜,越是这个时候,学生们的精气神越显力量。

      学校学工干部们以“同心抗疫,担当有我”为主题,多形式多载体开展教育活动,引导学生在防疫、抗疫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、坚定必胜决心信心,凝聚起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的磅礴青春正能量。

      此时,学工干部们往往刚下检测现场,又上“云端”班会,学工干部们化身“扛旗手”,强化思想引领,激发共克时艰精气神。各学院通过线上主题班会、《中国医生》观影活动等形式,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“生命至上、举国同心、舍生忘死、尊重科学、命运与共”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实质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生命教育、爱与感恩等主题教育,将抗疫经历作为一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,激发青年学生共克时艰精气神。经济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王薇说:“在做好各项基础防疫工作的同时,更是以‘抗疫有我’随手拍等活动为契机,实现‘课上有知识,课下有乐趣,课外有关爱’,教育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,在战疫中让青春熠熠生辉。”

      此刻,学工干部们化身“宣传员”,强化活动引领,助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。各学院发挥青年学生特长,组织开展绘画、标语、H5、微视频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作品,科普抗疫知识、表达感恩之情,宣传榜样典型、歌颂模范先进,凝聚人心力量、坚定必胜信心。结合学风建设开展“同心抗疫,同亮学风”活动;结合思政课一二课堂开展“抗疫有我”活动,结合公寓管理开展“绽放战疫青春•宿舍风采有我”等文体活动,营造主题鲜明、健康向上、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。如美术学院紧紧围绕主题,开展“以艺战‘疫’”主题创作活动,运用国画、油画、素描、速写、书法篆刻等多个门类,用百余篇画稿展现了英雄城“人民至上,生命至上”的抗疫精神,为各界抗疫英雄塑魂喝彩、为抗击疫情鼓劲加油,受到了今日头条、大江网、江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。

      有时,学工干部还是一名“吹号手”,强化典型示范,用榜样力量激励战疫者。结合学校抗疫一线涌现出可歌可泣的志愿者、逆行者,引导学生积极寻访、挖掘和宣传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,让身边的人讲好身边榜样的抗疫故事,以一线战“疫”的真实经历引发情感共鸣,以同心协力的抗疫成果共筑美好愿景,为共克时限汇聚力量,为喜迎党的二十大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青春朝气。

      谈及教育赋能,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辅导员欧阳式建说:“通过组织学生在公寓开展核酸检测流程演练,我看到了许多感人的画面,可爱的同学们模拟情景防护到位、操作规范、安全有序,看到了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和青春力量,更是一次对我们学工干部精准管理、应急处置的检验,也是对我辈辅导员围绕学生、关爱学生的一种激励。”

     守护心灵,共筑“疫”路“心”防线

     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,大学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,学生难免会产生恐慌和心理压力,学工干部以“严父”般做好精准排查,又如“慈母”般温情关怀学生,既坚持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解决方式,又宽严并济做好管理,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。

       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推行“干预+咨询+活动”温情守护“心”防线。坚持心理咨询不断线,封闭管理以来,学校开展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的心理咨询排班制,“线上+线下”心理咨询帮助求助者促进心理和谐;坚持心理活动不断档,为更好地掌握疫情防控期学生的心理需求,学工干部们开展了“同心抗疫·点亮心生活”寝室心灵交流会,线上心理读书会、团体心理辅导、周末心理影院,心理微电影大赛、线上特色心理活动、心理云讲座等,推出心理调适文章20余篇,营造了阳光和谐的校园氛围;严抓危机干预不松懈,学工干部们积极夯实“校-院-班-寝”四级心理工作网络机制,将心理工作台账作为重心工作,为重点关注学生提供心理帮扶,积极发挥心理委员、寝室心理联络员等学生心理骨干的朋辈互助力量。跟踪做好危机学生工作,构建“学校—学院—家庭—医院”协调机制,整合各级力量为学生“疫”路心理健康保驾护航。

      教育学院结合专业特点,开展防疫心理健康线上讲座和毕业生心理云讲座、线上辅导活动、为考研学生提供复试场所等,帮助毕业生疏导压力。历史文化学院建立“辅导员(博士班主任)-党员教师-学生骨干-志愿者”四级工作网络,博士班主任赵建成、袁方、鲁浩和杨青林等教师主动请战,逆向而行,留守校园冲在一线,深入寝室关注学生心理动态,织密织筑牢战“疫”防线。

      据悉,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积极做好师生健康指导、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,消除焦虑情绪,并联合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宣传普及疫情防控期大学生关于情绪、学业、就业等方面的心理调适方法,受到了民众的好评。

     人文关怀,温情服务暖心房

      暖心服务彰显人文关怀。一个多月来,各学院纷纷通过线上班会、个别访谈、帮扶服务等系列措施,让学生宽心、暖心、安心、放心、定心。

      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良超因学院事杂人手紧张,虽然年长却常常身体力行化身“大白”“小蓝”冲在前线,宣传动员、维持秩序、物资发放……甚至在面对寒风中排队仅穿拖鞋的学生犹如一位严爱的老父亲,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防“疫”先防寒,此情景被学生誉为“最暧批评。”

      立德树人强信心,党员示范聚民心。生命科学学院以辅导员、党员班主任、学生党员为骨干突击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,挂牌上岗亮明身份,在日常巡查、安抚学生情绪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党员示范行为让学生安心、定心。

     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、学业困难、就业困难的特殊群体,各学院更是有针对性的“点对点”的帮扶,积极做好心理调适和疏导,守护学生身心健康。建筑工程学院安排学工干部与学生建立一对一指导,搭建“学校-家庭”双阵地,将“流量包”送达学习困难、经济困难学生手里,实现思政教育与解决问题相结合。商学院面对一名学生自伤危机,建立点对点机制,化“防疫危机”为“关爱契机”,辅导员陈岗说:“抗疫关爱,隔空不隔爱,人文关怀不因疫情和距离而隔开。”

      为解决考研学生体检问题,学校摸清学生们的诉求,采取“请进来”,送“检”上门,让毕业生们安心。正如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蔡文强所说:“这段时间,有的学生要就业,有的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复试,有的要开展学习科研,我们全力给他们创造条件,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一点也绝对不能落下。”

      疫情发生时,部分大三、大四学生正在校外实习,让学生应对复杂形势的压力骤然增大。学工干部启动校外实习住宿学生电话摸排,全面掌握了每一个校外学生的相关情况,包括疫情风险等级及住宿条件、物资储备状况等信息,以各项动态机制和信息化手段持续跟踪学生情况。正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办副主任黄建龙所说:“我们学工干部牵挂着在外实习的学生们,如牵挂家人们一样,‘以生为本’理念此刻感悟至深”。

      自禁止堂食以来,学生公寓的生活垃圾成数倍增加,面对比平时工作多数倍的工作量,公寓管理员彭六珠毫无怨言,他腼腆地说:“能让一点点辛苦,换来大家的干净整洁,这点辛苦是非常值得的,也算是为抗疫做的一点努力吧”。

      上下齐心者胜,风雨同舟者赢……一个月来,学工干部们扛起实干担当大旗,奋战在防疫一线的身影成为了校园里靓丽的风景,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,谱写了学工队伍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、甘于奉献的战“疫”之歌。